summaryrefslogtreecommitdiffhomepage
path: root/zh-cn/css-cn.html.markdown
diff options
context:
space:
mode:
Diffstat (limited to 'zh-cn/css-cn.html.markdown')
-rw-r--r--zh-cn/css-cn.html.markdown212
1 files changed, 212 insertions, 0 deletions
diff --git a/zh-cn/css-cn.html.markdown b/zh-cn/css-cn.html.markdown
new file mode 100644
index 00000000..dc6dcc4f
--- /dev/null
+++ b/zh-cn/css-cn.html.markdown
@@ -0,0 +1,212 @@
+---
+language: css
+contributors:
+ - ["Mohammad Valipour", "https://github.com/mvalipour"]
+ - ["Marco Scannadinari", "https://github.com/marcoms"]
+translators:
+ - ["Jakukyo Friel", "https://weakish.github.io"]
+lang: zh-cn
+filename: learncss-cn.css
+---
+
+早期的web没有样式,只是单纯的文本。通过CSS,可以实现网页样式和内容的分离。
+
+简单来说,CSS可以指定HTML页面上的元素所使用的样式。
+
+和其他语言一样,CSS有很多版本。最新的版本是CSS 3. CSS 2.0兼容性最好。
+
+你可以使用[dabblet](http://dabblet.com/)来在线测试CSS的效果。
+
+```css
+/* 注释 */
+
+/* ####################
+ ## 选择器
+ ####################*/
+
+/* 一般而言,CSS的声明语句非常简单。 */
+选择器 { 属性: 值; /* 更多属性...*/ }
+
+/* 选择器用于指定页面上的元素。
+
+针对页面上的所有元素。 */
+* { color:red; }
+
+/*
+假定页面上有这样一个元素
+
+<div class='some-class class2' id='someId' attr='value' />
+*/
+
+/* 你可以通过类名来指定它 */
+.some-class { }
+
+/* 给出所有类名 */
+.some-class.class2 { }
+
+/* 标签名 */
+div { }
+
+/* id */
+#someId { }
+
+/* 由于元素包含attr属性,因此也可以通过这个来指定 */
+[attr] { font-size:smaller; }
+
+/* 以及有特定值的属性 */
+[attr='value'] { font-size:smaller; }
+
+/* 通过属性的值的开头指定 */
+[attr^='val'] { font-size:smaller; }
+
+/* 通过属性的值的结尾来指定 */
+[attr$='ue'] { font-size:smaller; }
+
+/* 通过属性的值的部分来指定 */
+[attr~='lu'] { font-size:smaller; }
+
+
+/* 你可以把这些全部结合起来,注意不同部分间不应该有空格,否则会改变语义 */
+div.some-class[attr$='ue'] { }
+
+/* 你也可以通过父元素来指定。*/
+
+/* 某个元素是另一个元素的直接子元素 */
+div.some-parent > .class-name {}
+
+/* 或者通过该元素的祖先元素 */
+div.some-parent .class-name {}
+
+/* 注意,去掉空格后语义就不同了。
+你能说出哪里不同么? */
+div.some-parent.class-name {}
+
+/* 你可以选择某元素前的相邻元素 */
+.i-am-before + .this-element { }
+
+/* 某元素之前的同级元素(相邻或不相邻) */
+.i-am-any-before ~ .this-element {}
+
+/* 伪类允许你基于页面的行为指定元素(而不是基于页面结构) */
+
+/* 例如,当鼠标悬停在某个元素上时 */
+:hover {}
+
+/* 已访问过的链接*/
+:visited {}
+
+/* 未访问过的链接*/
+:link {}
+
+/* 当前焦点的input元素 */
+:focus {}
+
+
+/* ####################
+ ## 属性
+ ####################*/
+
+选择器 {
+
+ /* 单位 */
+ width: 50%; /* 百分比 */
+ font-size: 2em; /* 当前字体大小的两倍 */
+ width: 200px; /* 像素 */
+ font-size: 20pt; /* 点 */
+ width: 5cm; /* 厘米 */
+ width: 50mm; /* 毫米 */
+ width: 5in; /* 英尺 */
+
+ /* 颜色 */
+ background-color: #F6E; /* 短16位 */
+ background-color: #F262E2; /* 长16位 */
+ background-color: tomato; /* 颜色名称 */
+ background-color: rgb(255, 255, 255); /* rgb */
+ background-color: rgb(10%, 20%, 50%); /* rgb 百分比 */
+ background-color: rgba(255, 0, 0, 0.3); /* rgb 加透明度 */
+
+ /* 图片 */
+ background-image: url(/path-to-image/image.jpg);
+
+ /* 字体 */
+ font-family: Arial;
+ font-family: "Courier New"; /* 使用双引号包裹含空格的字体名称 */
+ font-family: "Courier New", Trebuchet, Arial; /* 如果第一个
+ 字体没找到,浏览器会使用第二个字体,一次类推 */
+}
+
+```
+
+## 使用
+
+CSS文件使用 `.css` 后缀。
+
+```xml
+<!-- 你需要在文件的 <head> 引用CSS文件 -->
+<link rel='stylesheet' type='text/css' href='filepath/filename.css' />
+
+<!-- 你也可以在标记中内嵌CSS。不过强烈建议不要这么干。 -->
+<style>
+ 选择器 { 属性:值; }
+</style>
+
+<!-- 也可以直接使用元素的style属性。
+这是你最不该干的事情。 -->
+<div style='property:value;'>
+</div>
+
+```
+
+## 优先级
+
+同一个元素可能被多个不同的选择器指定,因此可能会有冲突。
+
+假定CSS是这样的:
+
+```css
+/*A*/
+p.class1[attr='value']
+
+/*B*/
+p.class1 {}
+
+/*C*/
+p.class2 {}
+
+/*D*/
+p {}
+
+/*E*/
+p { property: value !important; }
+
+```
+
+然后标记语言为:
+
+```xml
+<p style='/*F*/ property:value;' class='class1 class2' attr='value'>
+</p>
+```
+
+那么将会按照下面的顺序应用风格:
+
+
+* `E` 优先级最高,因为它使用了 `!important`,除非很有必要,尽量避免使用这个。
+* `F` 其次,因为它是嵌入的风格。
+* `A` 其次,因为它比其他指令更具体。
+* `C` 其次,虽然它的具体程度和`B`一样,但是它在`B`之后。
+* 接下来是 `B`。
+* 最后是 `D`。
+
+## 兼容性
+
+CSS2 的绝大部分特性兼容各种浏览器和设备。现在 CSS3 的兼容性也越来越好了。
+但是兼容性问题仍然是需要留意的一个问题。
+
+[QuirksMode CSS](http://www.quirksmode.org/css/)是关于这方面最好的资源。
+
+## 扩展阅读
+
+* [理解CSS的风格优先级: 特定性, 继承和层叠](http://www.vanseodesign.com/css/css-specificity-inheritance-cascaade/)
+* [QuirksMode CSS](http://www.quirksmode.org/css/)
+* [Z-Index - The stacking context](https://developer.mozilla.org/en-US/docs/Web/Guide/CSS/Understanding_z_index/The_stacking_context)